對于中國纜業而言,產能過剩是發展過程必須經歷的時期。在這段時期,尋找市場突破口是所有電纜企業面臨的重大課題。在“中國制造2025”的風口,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等10大政府將重點扶持的領域對于絕大多數電線電纜制造業而言,會是一次機遇和挑戰。
超低損耗光纖、大有效面積光纖、超低損大有效面積光纖,主要靠進口的機器人電纜,特種電纜、拖鏈電纜等都是10大重點領域的需求熱點。緊抓“中國制造2025”10大重點扶持領域,電線電纜行業未來大有可為。
“一帶一路”沿線多國多為發展中國家,大多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亟需大量資本和先進技術來發展電力基礎設施。順應國際形勢“走出去”將為上海拖鏈電纜企業提供機遇。
而在清潔能源發電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多國都具有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積極推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合作,可以預見,清潔能源的開發也將迎來重大發展期。隨著中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對于電線與拖鏈電纜行業的拉動是巨大的。
“一帶一路”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跨境光纜建設,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等“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是拖鏈電纜企業不可錯過的歷史機遇。上海拖鏈電纜企業要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國三部委聯合發布“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文件。從中可以看出,上海拖鏈電纜電纜企業可以從中挖掘的未來最大的投資機會或在于“跨境光纜等通信干線網絡建設”,“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合作”等方面。
拖鏈電纜是高速信息傳輸的基礎,也是后續信息服務的載體。國內普通光纜產業鏈成熟,而海纜則處于起步狀態。共同推進跨境光纜等通信干線網絡建設,加快推進雙邊跨境光纜等建設,規劃建設洲際海底光纜項目,將刺激光纖光纜需求。
上海拖鏈電纜在電力方面,會認真投入,一直跟進。未來“一帶一路”的實施,很可能在亞洲范圍內建立起中亞、蒙古、俄羅斯(亞洲部分)經中國向東南亞、南亞輸電的電網互聯模式。而在“一帶一路”戰略所涉及的亞洲國家中,除了泰國等少數國家外,其余絕大部分國家的電力傳輸損耗都較大。新建電網的需求和電網升級改造都是一個巨大的拖鏈電纜需求市場。
在逆境中找到新的經濟成長點。圍繞中國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提出自己的發展策略。以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文件中讓上海拖鏈電纜企業直接獲益的跨境光纜等通信干線網絡建設,還是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以及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間接刺激拖鏈電纜需求的,都是拖鏈電纜企業不可錯過的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