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監測
國內電纜的防盜技術主要有三種:
1、電力載波通訊監測系統防盜
電力載波屬于電力與通信交叉學科中衍生的一個概念。電力載波通訊法在電線電纜防盜系統中利用利用信號傳輸手段,在檢測范圍的電纜上加載檢測載波信號,監控中心的報警器與被監測電纜上的載波信號連接,一旦電纜出線斷面導致信號傳輸中斷,報警器無法接到信號則會自動報警,起到警示作用。電力載波通訊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防盜手段,因為它是在被監測的電纜上傳輸載波信號,不需要額外的線路,因此電力載波通訊法具有安裝簡易、偵查隱蔽、監測范圍廣(達數公里以上)等優點。但是由于電纜被盜時只能警報無法威懾到犯罪分子,并且無法視頻影像取證,單一的電力載波通訊正面臨著集成化、系統化的挑戰。
2、電流檢測型監測系統防盜
該系統以在線檢測電纜回路中是否有傳輸電流來判斷電纜系統的完整性。也就是說當電纜正常工作時,檢測系統無反應;當電纜中無電流傳輸時,檢測系統便會啟動報警系統。該電流檢測系統不能用于有電壓而無電流的電纜防盜系統,如地鐵隧道或公路隧道鼓風機電力電纜等。除此之外,該系統只能在電路系統所有分支電纜均被切斷時,才會報警(因為電纜分支全部斷路時,電纜回路總電流才為零)。所以電流檢測型監測系統存在“有警不報”的隱患。
3、電容探測監測系統防盜
電容探測法的原理是首先利用一對空置電纜短路電纜終端,另一端連接報警器的多諧振蕩上,當電纜正常工作時,報警器的振蕩器不產生振動現象;當電纜出線斷面時,空置電纜變成一個簡易電容,振蕩器會輸出信號,引起報警,且振蕩器輸出信號的頻率隨著電纜被切斷位置不同而變化。能比較及時的反饋盜賊的位置。
社會防盜
電纜盜竊現象屢禁不止,除了電纜本身的防護力較弱之外,相關人員自我約束能力和社會的監督、懲處能力也需要加強。
首先,社會上有些回收、收購銅原料的人員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尤其是非法收購“三電”的廢品收購站給盜割電纜提供了犯罪的溫床。如若不是這些收購站利欲熏心,低價回收贓物電纜,并從中謀取差價暴利,就不會有那么多偷竊者以盜竊電纜成為他們的“發家之道”。
其次,我國在盜竊這方面的防范不嚴。攝像頭的不夠普及,和值班警察的監管力度缺失,給盜竊者制造了“創業”機會。
最后,我國對盜竊行為的懲治力度還不夠大。電纜盜竊者會以每次小額的涉案數量鋌而走險,每被抓獲,只是拘留數日,或罰款若干,并不能震懾盜竊電纜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