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與之配套的電線電纜的地位自然可想而知。然而電纜質量問題一直是我國較為頭痛的事。線纜行業很多不法廠商為追求利益而不惜犧牲產品質量,造成線纜市場魚龍混珠、濫竽充數,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為項目建設埋下了很多安全隱患。
近年來,因電線電纜質量問題導致的火災頻繁發生,觸目驚心!
2010年,湖南湘潭立勝煤礦井下發生電纜起火事故,造成34人死亡;
2011年,山東招遠金礦因電纜起火事故,造成16人死亡;
2013年,因電線短路導致湖北省襄陽酒店發生大火,造成14人死亡,47人受傷;
……
對此,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多番指出當前我國線纜行業假冒偽劣、粗制濫造、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現象屢禁不止,也接二連三推出一系列質量提升活動,日前電線電纜行業產品質量已被上升到國家專項整治計劃當中。事實上,中國制造業假冒偽劣產品的盛行、質量事故的頻發,與生產企業單純追求“經濟”的現實行為是分不開的。
不少電纜企業為了爭取訂單,競相壓價,導致最高價和最低價相差30%至40%,有的甚至“價不抵料”。有些企業中標后,想盡辦法偷工減料、短斤缺兩、以次充好、變更合同等,給社會帶來極為惡劣的影響,甚至造成人民的財產與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電線電纜行業質量問題產生的后果甚為嚴重,其產品質量直接關系人身安全、公共安全和經濟安全,一旦發生事故絕對是全社會的噩夢,絕非是一句“質量問題”可以帶過去的。電線電纜制造商不要單純地追求“經濟”,而成為經濟犯罪甚至是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