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荊在報告中指出,經過鋁合金電纜蠕變性能研究、銅鋁及合金電纜加速老化研究發現,被過分宣傳的鋁合金電纜其實在性能上和銅電纜有差距。在導電率、耐腐蝕性、柔軟性及彎曲性能等方面,鋁合金測試結果皆不如銅。
而且,使用鋁合金也不一定經濟劃算。“對于最終用戶,鋁合金不一定便宜。進口銅精礦中的硫、貴金屬價值以及環境的代價都未計算在內。我國銅產量中,再生銅占比約40%。我國鋁產量中,再生鋁僅占約20%。對于電力電纜行業,再生銅使用比例約50%,而再生鋁基本為0。”李荊說。
此后,李荊強調:“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我們應實事求是地看待鋁合金電纜和行業,中美之間存在著很大差異。”做鋁合金電纜,不應浮躁。應綜合考慮產品定位、產品質量、應用歷史、應用領域、利潤率等因素。
針對近期掀起的“銅鋁之爭”,李荊表示不贊同以鋁代銅,而應該科學合理地利用銅鋁資源。他認為,雖然現階段國內銅供應不足,但從國際上能夠獲取足夠的銅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中國國土資源部發布消息,2050年前后,我國人均銅累積量已經達到峰值,國內循環利用銅可完全滿足消費需求,銅在我國將不再是短缺礦產,礦山生產銅可用于出口,為全球銅消費作出貢獻。
李荊最后還指出,推進鋁合金電纜替代銅纜,不僅無法解決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反倒會加劇銅冶煉。電纜行業的過剩若100萬噸銅電纜被50萬噸鋁替代,相對于800萬噸電解鋁過剩,可能于事無補,還會帶來銅冶煉過剩、銅桿制造業過剩、銅電纜制造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