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產業是寧晉縣主導產業之一,擁有明達集團、鑫暉銅業、宏亮線纜等多家龍頭企業,共有生產及配套企業1027家,其中規上企業215家,1家國家級特種電線電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家省級電線電纜產業技術研究院,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家,省級創新平臺3個,市級企業研發中心15個。2021年完成營業收入330.51億元,同比增長30.81%;2022年1—5月份完成營業收入176.1億元,同比增長24.74%。
今年,寧晉縣電線電纜產業集群被列為我市20個重點打造的特色產業集群之一。該縣將以此為契機,依托國家級特種電線電纜檢測中心技術優勢,發揮頭部企業帶動作用,重點發展特種電纜,打造千億電線電纜產業集群。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近日,在寧晉縣某特種線材有限公司,車間內正在加速生產高鐵專用線纜。該公司參與研發的“高速鐵路用高強高導接觸網導線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克服了導線強度和導電性能之間的矛盾,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高品質的產品才能支撐起行業高質量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寧晉縣電線電纜企業不斷加大創新力度,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電線電纜產品,搶占高端市場。為引導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該縣設立1000萬元的專項獎勵資金,對符合獎勵條件的企業給予資金扶持,作為企業科技創新和技改投入的配套資金。
寧晉縣繼續整合政府部門、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優勢資源,建立溝通協作機制,幫助企業與院校、研發機構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尤其是加強與上海電纜研究所、哈理工、西安交大等全國知名的高校、科研院所的聯系合作,用好“企業出題,高校、科研院所解題、政府助題”等新型合作模式。落實《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發展15條措施》等政策,今年科技型中小企業力爭新增30家、突破600家,高新技術企業力爭新增10家、突破120家。抓平臺建設,今年力爭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家以上,建設市級科技企業研發中心、技術創新中心5家以上,新增(申報)3000平方米眾創空間(星創天地)5家,建設科創綜合體1家。
建立“供應鏈融資”模式
“這筆貸款,就像一場‘及時雨’。”集團總裁雷文康告訴記者,他們通過“供應鏈融資”獲得了7500萬元貸款支持,有效解決了購買銅等線纜原材料的資金問題,為企業爭取了更多的國內外訂單。
如何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據悉,該縣通過政府融資擔保機構與農行創新合作的模式,將供應鏈融資產品做成“柜臺式”業務,納入農行線上“河北稅E貸”產品體系,計劃年內向電線電纜產業放貸5億元以上,力爭明年貸款規模投放不低于10億元;英大保理公司、英大財險公司年內將投放保理融資5億元,力爭2023—2024年投放保理資金及管理應收賬款規模合計達20億元以上,服務線纜企業不少于100家。
目前,已累計投放貸款4.3億元,惠及線纜企業51家。
“這一融資模式可帶動銀行、保理、保險公司多方參與融資,有效緩解全縣電線電纜行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全縣特色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金融支持。”寧晉縣委書記王濤表示。
為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寧晉縣政府平臺公司聯合亞星、上進等3家優質電線電纜企業成立政府控股的金昶恒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對線纜企業大宗原材料進行采購。通過政府出面集中采購,原材料價格至少下降10%,質量、數量也更有穩定保障。
王濤說,他們將繼續爭取省各大銀行給予授信額度和貸款支持,蹚出一條“產業+資本”的新路子,力爭2022年產值突破600億元。
結對共促質量提升
“5月份以來,我們已經向西隆電纜有限公司供應15噸填充繩。”京聯電纜有限公司法人張海芬告訴記者,西隆電纜有限公司結對幫扶他們,雙方達成了填充繩供應意向。今后,西隆電纜有限公司還將對京聯電纜有限公司在生產工藝改進和生產技術、管理能力提升方面進行幫扶。
西隆電纜有限公司結對幫扶京聯電纜有限公司是寧晉縣開展電線電纜“1+N”結對幫扶的一個生動案例。
今年以來,寧晉縣先后召開全縣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推進會、邢臺市電線電纜行業警示教育暨產品質量提升大會,對線纜質量提升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同時,出臺《寧晉縣電線電纜行業產品質量整治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電線電纜“1+N”結對幫扶方案》《電線電纜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確定“幫扶+提升+整治”的工作主線。
據介紹,寧晉縣215家電線電纜規上企業將每家幫扶3—5家規下企業,通過質量幫扶、人才幫扶、訂單幫扶等措施,推動整個行業提升。該縣還將從原材料購進、產品生產、檢驗檢測、產品銷售等入手,構建全環節質量規范體系提升企業質量控制水平。探索運用物品編碼、二維碼等信息化手段,率先在國網入圍的82家企業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實現產品生產信息化、數字化,全環節可追溯、全過程監管,后續將逐步在全部電纜企業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按照“A、B、C”劃分體系,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執法檢查頻次由A到C依次遞增,從嚴從快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文章來源:邢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