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全國有上萬家電線電纜企業,其中99.647%是中小型企業。一些中小企業以惡意壓低價格搶奪市場的現象較為普遍,電線電纜行業打造規范的招投標市場迫在眉睫。
相關中小企業的惡性競爭手段直接導致電線電纜市場混亂不堪,嚴重影響行業發展,其三大主要影響因素為:銷售方式混亂、地方保護嚴重、付款方式不合理。其中,銷售方式混亂現象頗為嚴重。招投標作為電線電纜行業最為常見的銷售方式,據悉目前有超過80%的招標企業采用最低價中標。正由于很多競標缺乏統一標準,惡性競爭情況嚴重,甚至一些沒有許可證的微型企業也能依靠關系參與競標,然后以低于成本價的競標價格中標,最后提供的則是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的產品。
當相關違規、違法企業以低價中標后,則采取惡劣手段來謀取利益——以次充好,以壞銅裹好銅、缺米短碼等,其后果是給招標項目造成潛在隱患,甚至直接導致重大事故的發生:5月31日和6月3日,吉林和黑龍江發生兩起特大火災,共造成120人死亡77人受傷,經濟損失超1億元,火災原因分析都與電線電纜有關,其源頭在于電線電纜質量存在問題。
可見,招標市場的惡性競爭若得不到控制和引導,不但違反招投標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對于行業的有序發展與做大做強是巨大障礙!其結果必然是造成:產品質量無保證,行業發展難落實,建筑安全無保障,人民安全受威脅。
如何打造規范、競爭有序的招投標大市場,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提高招標采購的透明度,懲治和預防腐敗,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大事。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應合力解決,為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的招投標市場負責,為電線電纜行業負責,更為社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