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2012年有色金屬行業耗電約占中國發電量的7%,其中銅、鋁、鉛、鋅冶煉能耗占有色金屬總能耗的90%以上,而在其排放上,有色金屬行業的廢物排放也是影響環境問題的因素之一。我國有色金屬工業主要三廢達標排放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二氧化硫、煙塵、粉塵與國內平均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全國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率為93%,有色金屬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率為91%;全國工業二氧化硫達標排放率為89%,有色金屬工業二氧化硫達標排放率為76%;全國工業煙塵達標排放率為90%,有色金屬工業煙塵達標排放率為85%;
有色金屬工業生產每年排放可能超過3億噸的溫室氣體(折合CO2),還排放大量的其它有害氣體,如SO2等。同時大量的余熱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能源浪費。嚴重影響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有色重金屬污染防控難題,在“十二五”期間,有色金屬工業將在廢水零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生物化學轉化技術(使硫的利用率達到97%以上)、粉塵凈化、重金屬冶煉廢渣堆場重金屬遷移阻控技術等方面進行技術研發和項目投入。
中國也非常重視銅產業鏈的發展在有關銅產業鏈的產業升級與轉型問題上,國家今年連續出臺幾項重大文件: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月16日發布了21號令——《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修改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年本="年本">有關條款的決定》,公布了對2011版產業政策的有關條目進行調整的決定,其中,涉及電線電纜制造業的產業政策有了較大調整?!稕Q定》中的二十條為:限制類“十一、機械”第15項“電線、電纜制造項目(用于新能源、信息產業、航天航空、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領域的特種電線電纜除外)”修改為“6千伏及以上(陸上用)干法交聯電力電纜制造項目”;7月18日,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今年首批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名單總共包括煉鐵等19個工業行業,分別是煉鐵、煉鋼、焦炭、電解鋁、銅(含再生銅)冶煉、鉛(含再生鉛)冶煉等。最近,環保部也下發《關于做好2013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督查,對火電、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6個大氣污染物排放比較高的行業進行全面排查。
眾所周知,電線電纜行業是一個料重工輕的行業,原材料是主要成本。而電線電纜的原材料基本就是銅,所以回歸到行業本質,其是一個銅產業鏈上的下游環節,是一個銅加工行業。對于銅產業鏈的調整必然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其實不僅僅是上游銅存在高污染的問題,電線電纜行業本身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最近,國家開始嚴控電線電纜的環保問題,要求不含有鉛、鎘、六價鉻、汞等重金屬,不含有溴系阻燃劑,經SGS公認檢測機構對環保性能的測試,符合歐盟環保指令(RoSH)且高于其指標要求,不產生有害的鹵素氣體,不產生腐蝕性氣體,燃燒時發燒量少,不污染土壤的這些環保電線電纜毫無疑問在接下來將會更加受到市場的青睞,在國家各大電網的招標中更容易獲得高額的訂單。
電線電纜與環境問題,居民生活問題息息相關,不管是企業采購還是個人采購,目前市場都傾向于采購帶來低能耗,低污染效應的產品,即在整個經濟大環境轉變下,電線電纜市場需要綠色、環保、節能實效的產品。即在中國環境問題越來越惡劣的今天,與環境相和諧概念的產品是市場所接受的方向。
無論是在銅行業,還是在電線電纜行業,環境惡化會倒逼企業的作出各種調整。國家也不斷出臺相應政策來調整產業發展的結構,從近幾年的政策調整的方向可以看出,主要可以歸納為:在生產、發展過程中,采用更新的,更高效益的技術,設備,增加資源使用效率,節約資源;使用更加綠色,環保的材料,減少對環境,對消費者的危害;降低對危害環境的廢料的排放;淘汰技術、設備落后的產能。
具體到電線電纜行業來說,有幾個調整的方向,主要有:更高效的制造設備與技術,能夠使材料的利用率最大化,同時盡可能減少污染物的排出;在材料上,用節能、環保型材料,能夠與環境,市場相適應。環境惡化會倒逼出行業產品方向,如:節能環保型電纜、低煙無鹵型電纜、高溫超導電纜等。
環境資源問題的緊迫,倒逼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經濟的轉型升級涉及到了各個產業,以及產業的各個環節,無論是電線電纜還是上游的銅產業,勢必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面臨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