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絕緣材料的交聯機理是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使高分子絕緣材料由線性分子結構轉變成三維網狀結構,由熱塑性材料變成熱固性絕緣材料,從而提高了絕緣材料的耐老化性能,機械性能和耐環境的能力。美國從五十年代發明交聯絕緣電線電纜,六十年代逐步得到應用。近十年來,國內也越來越多地廣泛使用交聯絕緣,它代替了油紙絕緣,并正在逐步取代PVC塑料絕緣。
交聯絕緣的品種很多,從交聯的機理上主要分成兩大類,即物理交聯和化學交聯。
1、化學交聯:化學交聯又分高溫交聯和低溫交聯兩種方法。
(1)高溫交聯又稱過氧化物交聯,一般采用有機過氧化物作為交聯劑,在熱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活性的游離基,這些游離基使聚合物碳鏈上產生活性點,并產生C-C交聯鍵,形成三維網狀結構。
高溫交聯包括蒸汽交聯和干法交聯兩種工藝形式,國外交聯電纜在六十年代大多采用蒸汽交聯工藝,由于蒸汽交聯使絕緣中的水分含量增加,絕緣品質不好,已經完全被淘汰了;七十年代開始,國外普遍應用干法交聯工藝,使用高壓硫化管道,快速加熱的方法進行交聯。
(2)低溫交聯又稱溫水交聯或硅烷交聯,電纜在70-90℃的溫水中交聯,絕緣中的交聯劑--硅烷在吸水后,線性結構反應生成網狀的交聯結構。
2、物理交聯:又稱輻照交聯,分為γ-射線交聯和電子束交聯兩種方法。
(1)γ-射線交聯由于劑量率低,照射過程中無法穿透線纜的芯線,所以,只是在熱縮材料的交聯中有應用,而電線電纜生產中一般不采用γ-射線交聯。
(2)電子束交聯,利用電子加速器配合束下輻照裝置,采用高能量電子束(一般能量在1.0-3.0MeV之間)對電線電纜的絕緣層進行照射,引發高分子材料產生自由基,形成C-C交聯鍵,生成三維網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