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未來10年內我國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行業將處于爆發性增長階段,風能電纜、光伏電纜、核能電纜等特種電纜需求量巨大。
電線電纜是用以傳輸電(磁)能,信息和實現電磁能轉換的線材產品,是由下列部分組成的集合體,亦可有附加的沒有絕緣的導體。近年來,關于新能源行業的利好消息不斷,主要是隨著資源過度開發和資源分配不均等原因,新能源行業已經成為發展重點而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則帶動了風力發電用電纜、核電站用電纜、太陽能發電用電纜等特種電纜的需求,推動了特種電纜行業的發展,無疑給我國電線電纜行業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除了新能源行業迎來強勁的發展勢頭,電力行業的發展同樣值得電線電纜行業興奮一把。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對電的需求越來越大,而電力行業也隨之越來越壯大。據相關數據表明,2000年-2012年,電力生產行業飛速發展,電力生產行業銷售收入從2000年的3006.01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6888.04億元,是2000年的5.62倍。而隨著中國經濟仍維持7.5%-8.0%的增速,中國電力生產行業,仍將快速夸張。電力的生產需要電網的供應,所以,未來幾年也是電網高速發展期。根據相關部門2010年-2020年用電量預測與規劃,以及對國家電網基本功能的要求,到2015年我國可以形成覆蓋華北,華中,華東地區的超/特高壓同步電網,含蒙西,陜北,晉東南,淮南,徐州煤電基地及西南水電基地電力外送的超/特高壓骨干電網。未來我國將建立西電東送三個通道:北通道、中通道以及南通道。另外,還將建立南北互供通道,除三峽輸往廣東直流工程外,2015年我國將建成三峽向華北送電的直流輸電主干道;山西煤電通過陽城送電到華東,建設西北與川渝,川渝與南方網互聯。
2010年1月12日國家電網發布1號文件《關于加快推進堅強電網建設的意見》,其總目標“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主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以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征的堅強國家電網,全面提高電網的安全性、經濟性、適應性和互動性。”同時對今后10年做出規劃:一、2010年,“兩縱兩橫”特高壓交流后續工程開工建設,跨區直流工程投產規模達到1290萬千瓦,配電網建設加大投入,智能化試點工程按期建成,關鍵技術研究,設備研制和標準制定取得新進展。二、2015年,以特高壓為核心的堅強國家電網初步形成,電網的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水平明顯提升,滿足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和輸送。特高壓及跨區電網輸送能力超過2.4億千瓦。配電網供電能力,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顯著提升,城市配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92%以上,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9.5%以上,農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73%以上,綜合供電電壓合格率達到98.45%以上。三、2020年,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形成以“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為受端,東北特高壓電網,西北750千伏電網為送端,聯接各大煤電基地,大水電基地,大核電基地,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堅強電網結構,特高壓及跨區電網輸送能力超過4億千瓦,滿足大型煤電基地、大型水電基地、大型核電基地,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接入和負荷中心的用電需求。電網的資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運行效率,以及電網與電源,用戶的互動性顯著提高。
隨后在第二年,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適應大規??鐓^輸電和新能源發電并網的要求,加快現代電網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西電東送規模,完善區域主干電網,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先進輸電技術,依托信息,控制和儲能等先進技術,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切實加強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增強電網優化配置電力能力和供電的可靠性。
除了新能源行業和電力行業外,電線電纜行業諸多下游產業都迎來極大的發展,電線電纜行業受益是無窮的。不過電線線纜行業要想抓住這些機會,還需要苦練內功,畢竟國內電線電纜行業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如何從一個產能嚴重過剩,問題頻發的行業成功過渡成為一個新興行業,電線電纜行業還需要許多工作。